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纺织工业化纤(粘胶)有毒有害作业提前退休工种范围问题给纺织工业部的复函

时间:2024-07-04 12:09:0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9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纺织工业化纤(粘胶)有毒有害作业提前退休工种范围问题给纺织工业部的复函

国家劳动总局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纺织工业化纤(粘胶)有毒有害作业提前退休工种范围问题给纺织工业部的复函
国家劳动总局


复函
你部(79)纺生字第70号来文收悉。经研究,同意你部将《纺织工业化纤(粘胶)有毒有害作业工种范围表》中所列的工种,作为提前退休工种试行。这类工种工人退休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二)项的规定办理。请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

附:
纺织工业化纤(粘胶)有毒有害作业工种范围表
-----------------------------------------------------
序号|工种名称|工种| 劳 动 条 件 |备 注
| |性质| |
--|----|--|--------------------------------------|---
1 |二硫化碳|有毒| 以木炭、硫磺为原料,采用煤气外燃法(或电炉法)生产二硫化碳。 |
|制造工 |有害|反应炉工每班要加木炭,累计操作两小时。加炭时要打开炉头盖。加 |
| | |料、点燃有二硫化碳逸出,同时产生二氧化硫。反应炉每日每台出渣二 |
| | |次,每次四小时(三班作业)。由于出渣时大开盖,有大量二硫化碳、硫 |
| | |化氢、二氧化硫外逸,工人必带防毒口罩操作。加料及排渣,属于人工 |
| | |操作。 |
--|----|--|--------------------------------------|---
2 |亚硫酸 |有毒| 用硫铁矿粉为原料,每日50~70吨,三班作业,沸腾炉排渣靠人工操 |
|钙药液 |有害|作。在高塔吸收过程中要除石灰石渣,这时有二氧化硫外逸,超过国家 |
|制造工 | |卫生标准。在炉前操作时,温度为32~35℃,辐射热0.8~1.9卡/CM2。|
--|----|--|--------------------------------------|---
3 |蒸煮工 |有毒| 亚硫酸钙法制浆蒸煮锅,每锅蒸煮量为17.5吨,平均每两小时装锅、 |不包括
| |有害|放锅一次,每次各约30分钟。装锅、放锅全部是人工操作。放锅时有大 |碱法蒸
| | |量二氧化硫逸出,工人必须带防毒面具才能操作。作业锅周围,温度为 |煮锅
| | |30~35℃,辐射热1.5卡/CM2。 |
-----------------------------------------------------
续表
-----------------------------------------------------
序号|工种名称|工种| 劳 动 条 件 |备 注
| |性质| |
--|----|--|--------------------------------------|---
4 |洗涤工 |有毒| 将蒸煮好的浆料,每两小时放一锅,三班要放12~13锅。洗涤工用水 |不包括
| |有害|冲洗浆料,操作为半机械化,接触高蒸气、高瓦斯,在放锅时的30分钟 |碱法洗
| | |二氧化硫污染最为严重,工人必须带防毒口罩进行操作。实际接触有毒 |涤工
| | |时间二小时。温度为35~40℃。 |
--|----|--|--------------------------------------|---
5 |漂白工 |有毒| 化纤浆的漂白精制,使用液氯作漂白剂,用液氯八吨,每日漂白浆料 |不包括
| |有害|2000吨。液氯溶解槽,是用加氯管道通过水汽连续溶解吸收的工作,每 |棉浆次
| | |班有2~4人操作,氯气浓度高,工人必须带防毒面具轮换作业,实际 |氯酸钠
| | |接触时间为四小时。 |漂
--|----|--|--------------------------------------|---
6 |黄化工 |有毒| 设备有五合机(投料、碱化、黄化、初溶解、出料、洗设备)和黄化 |
| |有害|溶解机(投料、黄化、初溶解、出料)。设备虽系密闭式,但加料时必须 |
| | |打开盖,以生产纤维是长丝、短丝或帘子线而加入不同数量的二硫化 |
| | |碳,一般为甲纤维的32~45%。这些二硫化碳并不参加生产成品,而在 |
| | |以后各工序中全部陆续挥发出来。黄化开盖加料时未反应的二硫化碳大 |
| | |量逸出,黄化终了再计量加入水,制成粘胶。黄化工每班投料两批,需 |
| | |要操作两小时。在进料、黄化、刷洗设备时都有二硫化碳逸出,超过国 |
| | |家卫生标准。 |
-----------------------------------------------------
续表
-----------------------------------------------------
序号|工种名称|工种| 劳 动 条 件 |备 注
| |性质| |
--|----|--|--------------------------------------|---
7 | 板框 |有毒| 粘胶经过板框过滤机,除去杂质和未溶胶块。过滤机的脏滤布用手拆 |
|过滤工 |有害|下,用高压水冲洗滤机,直接接触大量粘胶,吸入散发的二硫化碳,拆 |
| | |洗滤机为3.5~5小时,每班要拆装滤机7~10台,洗滤布100余块,脱 |
| | |水、叠好。拆滤机时二硫化碳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
--|----|--|--------------------------------------|---
8 |纺丝工 |有毒| 纺丝是粘胶与酸浴反应形成纤维的过程。粘胶中的黄酸酯及副产物遇 |
| |有害|酸浴分解出二硫化碳、硫化氢。纺织机虽有防护窗,但工人必须开窗操 |
| | |作,车间内二硫化碳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
| | | 长丝生产采用半连续式离心纺丝机,每人看车15台共720锭,工人每 |
| | |班必须开窗操作2~4小时,巡回操作三小时,强力丝采用国产R801型连 |
| | |续纺丝机,全部是手工操作,粘胶经喷丝头进入酸浴,经升头、二浴、水洗、 |
| | |上油、烘干、成筒丝条的过程中,二硫化碳、硫化氢大量散发。升头时 |
| | |要开窗操作。短纤维,纺丝工八小时在岗位上巡回检查,换喷丝头,均 |
| | |为手工操作,每班要换喷丝头30~150个,换一个喷丝头约5~7分钟。 |
| | |换喷丝头要打开纺丝机防护罩,二硫化碳散发在车间空气中。 |
--|----|--|--------------------------------------|---
9 |长丝捻 |有毒| 捻丝工在纺织机的捻丝面工作,除看15台车外,还需帮助落丝工包丝 |
|丝、落 |有害|饼,落丝工将纺成的丝饼从离心罐中取出包装,每班落丝11台(共528 |
|丝工 | |锭),需开窗操作4~5小时;送丝饼、检查电锭约40分钟。其它劳动条件 |
| | |与纺织工同。 |
--|----|--|--------------------------------------|---
10|长丝升 |有毒| 将纺丝机的喷丝头定期调换,并重新升头,全部开窗操作。每班升 |
|头工 |有害|头336~384个,操作时间约5小时。二硫化碳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
-----------------------------------------------------
续表
-----------------------------------------------------
序号|工种名称|工种| 劳 动 条 件 |备 注
| |性质| |
--|----|--|--------------------------------------|---
11|长丝挂 |有毒| 将纺成的丝饼经挂丝,这时二硫化碳浓度较高,工人八小时都在这 |不包括
|丝工 |有害|种条件下操作。 |水洗、
| | | |上油、
| | | |烘干、
| | | |打包。
--|----|--|--------------------------------------|---
12|玻璃纸 |有毒| 粘胶经过喷头经酸浴凝固成型,分解出二硫化碳、硫化氢。两天更换 |
|制造工 |有害|一次喷头,每次约二小时,换喷头时要打开防护罩。平时二硫化碳也超 |
| | |过国家卫生标准。并经常进行巡回检查。 |
--|----|--|--------------------------------------|---
13|铁铬盐 |有毒| 铁铬盐的制造是用回收的亚硫酸废液加10%铬酸钠(红矾)硫酸亚铁 |
|制造工 |有害|(绿矾)硫酸经混合、反应、干燥、喷粉而成。加料时为手工操作。铬 |
| | |酸钠对人体危害大。含六价铬气体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
-----------------------------------------------------



1981年5月3日

天津市律师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修正)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天津市律师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修正)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


(1988年11月2日天津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4年1月26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天津市律师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保障律师依法执行职务,充分发挥律师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资格,并持有司法行政部门颁发的律师工作执照,在律师事务所执业,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工作者。
第三条 律师的职责,是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律师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妨碍律师依法进行的活动。
律师进行业务活动,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五条 律师执行职务的工作机构是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由司法行政部门批准设立,并受司法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督。
第六条 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统一收费。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收取报酬。
同一律师事务所非经委托人的同意,不得接受同一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委托。同一律师不得担任同一案件中有利害冲突的其他当事人的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律师事务所给律师分配任务,应当根据实际条件满足委托人的指名要求。
律师事务所在人民法院需要指定律师担任当事人的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时,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要求,指派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第七条 律师参加诉讼、仲裁、调解活动,持律师工作执照和律师事务所的专用调查证明,有权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查阅、摘录、复制所承办的案件材料。
律师参加诉讼或者调查取证时,持律师工作执照和律师事务所的专用调查证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和配合。
第八条 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律师,可以同在押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羁押机关应当提供会见场所,及时转送律师与在押被告人的来往信件。
第九条 担任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律师,认为被代理人或者被告人坚持其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或者拒不如实陈述案情,有权解除代理关系或者拒绝担任辩护人,并应当及时通知人民法院。
第十条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或者调解案件,应当通知承办律师到庭执行职务,通知书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律师因案情复杂、开庭日期过急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出庭的,可以及时申请人民法院延期审理。人民法院在不影响结案时限的前提下,应当予以考虑,作出决定,并通知承办律师。
第十一条 律师出庭执行职务时享有的法定权利,法庭应当尊重和保障。
第十二条 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律师,在办案中发现涉及本案定罪量刑的重大线索和疑问,可以口头或者书面申请法庭进行补充调查。法庭对于律师的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通知律师并记录在卷。
第十三条 律师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书面证据、代理词和辩护词,人民法院必须入卷。律师当庭发表的代理意见、辩护意见,法庭应当记录在卷。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送达当事人的同时,送达承办律师。
第十五条 律师对于所承办案件的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经被代理人特别授权或者被告人同意,在上诉期限内可以以被代理人或者被告人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第十六条 律师对于所承办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如果认为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以由所在律师事务所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同时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反映。人民法院对于上述书
面意见应当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律师事务所。
第十七条 律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收受贿赂,勒索财物,以权谋私。
第十八条 律师对于在执行职务中接触到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必须严格保守秘密。
第十九条 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应当由所在律师事务所与聘方签订合同。律师应当按照合同为聘方提供法律服务,发现聘方有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应当提出改正的建议。
第二十条 律师参加诉讼,在出庭前应当认真查阅有关案卷材料,进行认真的调查,准备代理意见或者辩护意见。凡具备条件的,应当与所承办案件的被代理人或者被告人会见。
律师会见在押被告人应当持律师工作执照和律师事务所的专用调查证明,遵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律师参加诉讼,应当按时出庭,遵守法定诉讼程序,遵守法庭规则,不得妨碍诉讼的正常进行。
第二十二条 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律师,应当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条 担任诉讼或者非诉讼事件代理人的律师,应当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行使代理权。
被代理人对依法作出的判决、裁定、裁决没有意见,或者被代理人与对方当事人依法达成调解协议的,律师必须尊重被代理人的意愿。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妨碍律师依法职行职务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由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对责任者进行批评教育,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律师不按照所在律师事务所与委托方签订的合同为委托方提供法律服务的,由律师事务所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六条 律师违反本规定,不履行应当承担的义务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由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律师事务所对责任者进行批评教育,给予行政处分,吊扣、吊销律师工作执照,直至取消律师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凡不具备本规定第二条所列条件的人员,冒充律师骗取钱财和进行其他非法活动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198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律师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1994年1月26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4年1月26日公布施行)^


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审议,决定对《天津市律师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一条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本条改为:
“为保障律师依法执行职务,充分发挥律师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结合本市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将第二条中的“司法行政机关”改为“司法行政部门”,将“发给律师工作证件”改为“颁发的律师工作执照”,将“的人员”三个字删去;在“律师工作执照”之后增加规定:“在律师事务所执业,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工作者。”本条改为:
“本规定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资格,并持有司法行政部门颁发的律师工作执照,在律师事务所执业,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工作者。”
三、将第三条中的“律师的任务”改为“律师的职责”,将“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提供法律服务”改为“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将“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国家的利益和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改为“维护法律的正
确实施和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本条改为:
“律师的职责,是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四、将第四条中的第一款句尾的“律师依法执行职务”一句删去,将“支持”改为“予以支持”,增加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妨碍律师依法进行的活动”。本条第一款改为:
“律师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予以支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妨碍律师依法进行的活动。”
五、将第五条第一款中的“或者法律顾问处(以下统称律师事务所)”删去。将第二款中“市司法局”的“市”字去掉,并将“司法局”改为“司法行政部门”,删去“领导”一词。本条改为:
“律师执行职务的工作机构是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由司法行政部门批准设立,并受司法行政部门管理和监督。”
六、将第七条中的“持律师工作证件”改为“持律师工作执照”,将“律师事务所的专用介绍信”改为“律师事务所的专用调查证明”,删去“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作上述修改后为第一款。并增加规定第二款:“律师参加诉讼或者调查取证时,持律师工作执照和律师事务所
的专用调查证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给予支持和配合”。本条改为:
“律师参加诉讼、仲裁、调解活动,持律师工作执照和律师事务所的专用调查证明,有权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查阅、摘录、复制所承办的案件材料。
“律师参加诉讼或者调查取证时,持律师工作执照和律师事务所的专用调查证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给予支持和配合。”

七、在第十八条中“国家机密”后边增加规定:“商业秘密”。本条改为:
“律师对于在执行职务中接触到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必须严格保守秘密。”
八、将第二十条第二款中的“律师工作证件”改为“律师工作执照”,将“介绍信”改为“调查证明”。本条第二款改为:
“律师会见在押被告人应当持律师工作执照和律师事务所的专用调查证明,遵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律师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1994年1月26日

甘肃省企业负担监督管理条例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甘肃省企业负担监督管理条例
  
  甘肃省企业负担监督管理条例 2003年5月30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企业负担的监督管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监督检查涉及企业负担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

  (二)依法查处和受理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案件的投诉、举报;

  (三)督促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企业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增加企业负担案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物价、监察、审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企业负担的监督工作。

  第五条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以法律、法规、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的规定,以及地方性法规、省人民政府的明文规定为依据。

  涉及企业的集资,必须以法律、法规、国务院规定为依据。

  向企业收取基金,必须以国务院或者国家财政部门规定为依据。

  对企业的罚款,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和省以下(不含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无权自行设立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项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无权自行设立集资和基金项目。

  第七条凡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在批准权限内批准的涉及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基金项目和标准的,应当由省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列出目录,向社会公布。未列入目录的其他收费、集资、基金项目,企业有权拒缴。

  第八条有收费权限的部门向企业收费时,其工作人员应当出示收费许可证,填写交费登记卡,并出具省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对企业进行处罚时,其工作人员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并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罚款必须全部上缴同级国库,禁止各种形式的罚款收入提留分成。

  第九条企业对收费项目的性质、依据、标准有异议的,有权要求收费单位予以说明,也可以向收费单位的同级或者上一级财政、物价部门查询。财政、物价部门应当在接到查询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逾期未答复的,企业可以不予交费。

  第十条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必须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不得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层层检查,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行政部门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时,必须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检查通知书应当包括检查依据、检查内容、检查时限和检查负责人等内容。

  第十一条严禁向企业摊派和无偿占用企业的人、财、物;严禁将应由企业自愿接受的服务变为强制性服务。对下列行为,企业有权进行抵制,并向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投诉和举报:

  (一)强求企业做广告、提供有偿新闻和订购报纸、杂志、书籍、资料、音像制品等;

  (二)强求企业出资编写名录、年鉴、大全、画册等图书资料;

  (三)强求企业参加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

  (四)强求企业接受咨询、信息、检测等有偿服务;

  (五)向企业索要、强买产品或者限定企业购买指定的产品;

  (六)将行政管理职能转化为有偿服务或者通过中介组织对企业变相收费;

  (七)强求企业接受指定服务,无偿提供劳务,参加不必要的会议、培训、学术研讨、技术考核、检查评比等活动;

  (八)强求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或者参加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外的保险;

  (九)将公益性义务劳动变为向企业摊派财物;

  (十)强求向企业借款或者强求企业垫付有关资金;

  (十一)公用服务单位和垄断性行业擅自涨价或者变相收费;

  (十二)严禁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到企业报销各种费用,无偿占用企业的交通工具、通讯和电子设备等物品;

  (十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摊派行为。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以各种方式对涉及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向同级和上级企业负担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及其财政、物价、监察、审计等部门投诉、举报。受理的部门要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并为投诉、举报者保密。

  第十三条有监督管理权限的政府部门收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对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投诉、举报,自收到投诉、举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移交有管辖权的部门。

  第十四条有监督管理权限的政府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应当限时作出处理决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对重大投诉、举报案件的处理结果,应当向社会予以曝光。

  第十五条涉及两个以上行政部门共同管辖的投诉、举报案件,由最先收到投诉的行政部门处理。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处理的,企业负担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协调处理。

  第十六条投诉、举报者对投诉、举报案件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答复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查处部门的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查。复查部门应当自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决定。

  第十七条被投诉、举报的单位及个人,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时,应当如实提供情况,不得刁难和阻挠。不得打击、报复投诉、举报者。

  第十八条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增加企业负担的,由企业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限期退还全部财物,并由有关部门依法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他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增加企业负担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处理。

  第十九条对投诉、举报、抵制增加企业负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打击报复或者妨碍企业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依法查处案件的,由监察机关或者有关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企业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企业负担监督职责,对承办的投诉、举报案件拖延、推诿的,由同级政府或者上一级企业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负责企业负担案件查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监察机关或者有关行政部门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本条例所称企业是指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其他经营者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